本文共 2067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
维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压力很大,而互联网公司在主观上又难以逾越个人隐私的边界,客观上又需要大量机器与人工的审核,无疑“费力不讨好”,不如干脆一关了之,图个清静又安心。
记得多年前的北京参加一次互联网大会,百度的主讲主题就是“互联网今天多云”,这个标题非常清晰也很贴切地告诉我们,互联网的未来在云端。的确,现在云的概念非常火热也很普及,无论是企业的IT配置、数据存储、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等等,都以各种“云”的名义开展着。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丰富多样而免费大容量的云盘,可以实现多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云盘中的资料和数据,实现对比本地存储无法比拟的便捷性与随时性,不用带着笨重的移动硬盘到处走。
但最近这一年,云盘的麻烦好像有点多。最近360宣布关闭云盘的服务再次把大家对于云盘服务持续性的担忧提到了面前,而在此之前,115网盘、U C网盘、迅雷快盘、新浪微盘等多家老牌知名云盘服务提供商都纷纷表示停止普通客户的存储服务,这无疑让“网盘”这朵云到底能看多久,成为普通消费者担忧的重点。
因为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存放在云盘中的资料需要下载备份再另找云盘转移,无疑是一个繁琐而闹心的大工程。360宣布公告后就曾经一度出现网络拥堵下载缓慢的情况,而不能在关闭前备份完毕,则面临清空数据,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就更不可想象了。但消费者又好像投诉无门,面对免费的互联网云盘午餐,所有的“承诺”都显得有些苍白,曾经360也信誓旦旦说不关闭服务,而当下百度马上站出来“承诺”———“个人云服务一如既往”,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特效定心丸,因为未来的事情,谁又能保证呢?何况是免费的。
其实,这些互联网公司相继关闭普通用户的存储服务,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官方宣称的“盗版知识产权”“淫秽色情”甚至有些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的文件长期利用网盘进行存储和分发,成为违法的乐土。网盘一直以来都有公共安全性与私密性的边界矛盾,个人网盘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还是属于公共空间中需要监管的部分,也都存在政策灰色地带。
目前看来,维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压力很大,而另外一方面的潜台词的原因就是经济账也难算,服务器、ID C机房的租金、电费、带宽费用以及人员维护成本,这些都是真金白银要掏出去维持网盘运作的必需品。但另外一方面,免费的网盘在商业模式上却迟迟难以变现,免费的午餐让消费者吃得很爽,却带给互联网公司极大的成本压力。
在消费者的眼中,这一年来,公有云存储的网盘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从“香饽饽“也变成了“鸡肋”,首先担心服务的持续性,接二连三的关闭个人网盘其实伤害的不是一家服务提供商的客户,而是整个行业的客户。如同前两天听说的“加多宝”老板跑路,其实王老吉多少也有些受伤,因为凉茶这个品类本来就窄,而加多宝夭折了,其实王老吉未必就是偷笑的那个角色,因为伤害的,是整个凉茶品类。所以,对现在还继续提供服务的其他网盘提供商而言,宁愿多一些唇亡齿寒,少一些趁火打劫,如何重新树立这个行业在消费者中的信心,比黄金都重要。其次,消费者也会担心存放在网盘中的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继续提供服务的网盘服务提供商会不会对个人存储的内容进行安全扫描和检查,不得而知;而且之前icloud出现的黑客攻破名人账户盗取个人资料,造成艳照流传的事件,也让消费者对于数据的安全性非常担心,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私人物品被人看见,被人盗取,被人流传。
面对免费网盘服务有些不太靠谱的情况下,消费者除了无奈,还有什么选择呢?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的商家,又有什么机会改变呢?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不传播违法内容的前提下,想要继续享受便捷的云服务,会有三个选择:第一是选择付费的云盘服务,这部分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还是保留了服务的,而且因为交了钱,签了约,多少还是靠谱一点的。第二就是选择运营商等“国有企业”提供的云盘服务,运营商的网盘还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是ID C机房、存储还是带宽都可以说是自家资源,维持“免费”午餐的成本较互联网公司低,质量也比较有保障;并且因为运营商在服务质量和服务延续性上有要求,所以一般只要有用户在用,很难像互联网公司那样任性地说关就关,这也无疑给用户提供多了一份保障。第三就是组建自己的私有云,其实这种方式是笔者比较推崇的,现在智能路由器普及、存储硬盘性价比极高、带宽速率也非常有保障,移动互联网也比较方便,用户完全可以利用家庭路由器和宽带组建自己的私有云,把数据存储在家庭硬盘上,这样在家里利用wifi随时访问,在外面利用4G也可以远程访问,便捷性不输公有云之余,在安全性上级别也更高,毕竟东西放在自己家里。当然,黑客攻击除外。
所以,这里顺便提醒一下运营商,这的确是运营商占领个人云服务的一个契机,这些创新的“家庭云”服务既是运营商服务的优势与特长,更能与现有宽带移动形成真正的家庭融合通信服务,而不是仅仅在套餐资费上的组合优惠,这无疑让运营商的未来又多了一片可为的空间。
免费的公网云盘时代终将过去,也许“家庭私有云”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